武汉信维世纪科技有限公司

公司新闻

声音 | 华为存储已成“挑战者” 迅速崛起的秘密是什么?

分享到:
发布时间:2014-12-29 13:48:24  作者:admin
声音 | 华为存储已成“挑战者” 迅速崛起的秘密是什么?(图1)

――本文转载自大数网

导读最近存储行业最热闹的事件是Gartner发布2014存储魔力四象限报告,该报告重新梳理了存储行业各个厂商的位置。此次变化最大的是华为从特定领域象限一跃进入挑战者象限。


为什么华为存储进入挑战者象限引起巨大反响?原因之一,这是中国存储厂商首个进入挑战者象限行列的标志性事件,并给整个市场格局带来巨大变化;原因之二,这意味着华为存储迅速崛起,在短短两三年内获得市场认可,并奠定自己的“江湖地位”。


究竟发生了什么,能让华为存储在两年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?


进入挑战者行列有多难?    


Gartner的存储魔力四象限是业内趋势风向标,有一套评测标准。纵轴方向体现“执行力”,从产品能力、整体生存能力、销售执行能力、市场应变能力、营销执行能力、客户体验和组织运作能力这七个维度考察厂商。横轴方向体现“前瞻性”,从市场理解、营销战略、销售策略、产品策略、商业模式、行业策略、创新和区域策略这八个维度考察厂商。


声音 | 华为存储已成“挑战者” 迅速崛起的秘密是什么?(图2)


这是一套复杂的准则,Gartner不仅从供应商那里获取信息,还要结合调研问卷、深度访谈、媒体信息等综合信息考虑,是业内认可的一套评测。


魔力四象限划分为领导者象限、挑战者象限、特定领域者象限以及富有远见者象限。


通俗来说,特定领域者指供应商在特定细分市场或者区域取得成功,聚焦现有业务,以做大做强为首要目标,重点市场和创新能力值得进一步扩展。;而挑战者指供应商现有经营状况良好,有足够的市场地位,扮演挑战者的形象,但在前瞻性方面值得改善。


来看华为存储的情况。


2010年,华为-赛门铁克公司(华为存储的前身,于2012年3月被华为全资收购)首次进入Gartner存储魔力四象限,并处于特定领域者象限中间位置;2013年,华为存储提升至特定领域者象限最顶端位置;今年则发生了质的变化。


这些年,整个产业在云计算、大数据变革之下,用户的需求以及技术都在发生剧变,这就是华为的机会。结合战略看,2011年,华为宣布成立企业BG,进军云计算市场,成立IT产品线,一气呵成,重点推荐的产品就有存储。在一年一度的HCC(华为云计算大会)上,华为存储都在向外界展现最新进展,如战略、产品、市场计划等。


在这种背景下,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华为存储会发展的如此快。


只有突破技术才能胜出    


纵观这两年华为存储的变化,我认为变化最大的是技术和行业理解能力(也就是解决方案能力),其他如市场策略、投入、专利、组织变化等均可以归于这两个目标下。


先从技术谈起。


存储对技术研发能力要求很高,包括技术储备、技术人才、技术形成产品的能力、前瞻性研究等。截止到目前,华为存储已经形成了自研芯片、自研盘片、自研硬件、自研软件的各层面能力,设计制造了包括自研ARM芯片、IOC芯片、SSD控制器芯片,自主研发体系涵盖自研 SSD固态硬盘、双端口PCIe SSD闪存卡、高密度高性能存储硬件整机、自研Scale-out、存储管理、数据保护等技术产品。


有了技术作后盾,华为能够根据市场情况做出适合产品。在产品布局中,华为也够生猛,形成了覆盖闪存、高端存储、中低端统一存储、文件及对象存储和软件定义存储等广泛的产品线。


在这广泛的产品线下,华为着力打造明星产品,例如OceanStor 18000高端存储系列是旗舰型产品,具有百万级IOPS,拥有业界平均2倍的规格与性能;大数据存储OceanStor 9000,采用全对称分布式架构,集海量数据的存储、归档、分析等能力于一体;这两款产品也是全球最快的SAN存储和集群NAS存储。OceanStor V3系列融合存储核心是面向云环境的操作系统OceanStor OS,是业界首款真正实现五大融合的企业存储系统。


当然,这些技术和产品并非一夜而来,背后是华为的研发体系以及资金投入实力。


看历史。华为从2002年开始研究存储技术,12年来持续投入超过20亿美金。存储研发已经超过3000人,并拥有亚洲最大兼容性实验室。同时在硅谷建立起技术的桥头堡,并在深圳、西安、北京、杭州、成都等地构筑交付能力中心,与麻省理工、斯坦福、卡耐基梅隆、加州大学、帝国理工等全球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成立联合实验室。


试问,在业内,像华为如此拼的厂商还有几家,瞅准方向做大,如此大规模的投入,包括市场、人力、技术方面的支持?


懂客户就能做大市场    


无论技术如何厉害,最重要是被市场认可。在这方面,华为也不示弱。根据公开的数据统计,华为存储在2014年上半年全球收入增长率第一,以29.5%的收入增长率领先于其他主流存储厂商。除了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,海外市场也不断突破,整体份额持续上升,在2014 Q2更是取得全球发货套数第5的历史佳绩。


可以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。相对于一些老牌IT厂商,华为正式进入IT领域的时间不算太长,但有策略不断推出新产品,改变销售模式,增长迅速,才能成为全球增长率第一。华为存储的销售还有一个明显特征是,行业的理解能力很强,总能抓住新兴市场的机会。例如在云存储市场,华为从亚马逊手里接过来沃达丰集团的业务。沃达丰启动数据中心云转型战略来彻底解决当前IT系统的成本、管理、业务上线时间长等一些列难题。几经权衡,放弃原有“租用亚马逊云存储系统”方案而转向选择“华为UDS云存储解决方案”自建沃达丰云存储系统。该解决方案将降低存储系统TCO高达45%。


在国内,华为存储取得了不少重量级客户,工行就是其中之一。在这个案例中,设备采购成本相对下降35%,整体运维成本降低40%,为工商银行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全面有力的IT支撑,并大幅提高了投资回报率。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,均是特定行业的标杆客户,如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研究组织CERN、欧洲最大的音像版权发行商德国GEMA公司、中国最大的外贸口岸上海口岸、中国石油、CCTV、农行等均与华为存储合作。合作的目的有几点:应对业务挑战、提高效率、安全稳定、降低TCO成本等,最终提高用户满意度。


华为存储迄今已经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超过3000个客户得到应用,覆盖中国、德国、英国、法国、美国、俄罗斯等国家重要行业客户。


市场 市场 还是市场    


如果着眼未来,华为存储已有了良好的布局,但还需要加大市场拓展力度。从战略看,在中国市场,继续挑战第一的位置,保持领先。在海外,聚焦重点国家和行业,将产品竞争力优势发挥到最大化,提升销售收入;其次是重点投入海外地区特别是发达市场,提升其销售占比。


未来在产品层面,华为还会继续深化OceanStor OS存储操作系统在产品系列的平台化落地,进一步推进功能融合化、特性智能化,为存储资源云化打下坚实的基础,并尽快推出基于业务驱动的存储产品,满足客户对存储服务自动化的诉求。


正如Gartner在报告中指出,华为在全球品牌知名度方面仍有提升空间,在发达市场比如北美、日本、西欧的市场占有率还需要继续扩大。在吸引全球高技能人才和解决文化差异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还需要加大培养熟悉华为存储系统管理的企业IT管理员等。


如果突破了这些瓶颈,华为存储进入领导者象限的进程无疑会大大加快。


上一篇:声音丨大城小"视",拉近时间与空间的距离
下一篇:谁能破解最高人民法院的大数据难题?
QQ在线咨询
QQ在线咨询
QQ在线咨询
售前咨询
027-87876220
售后服务
027-87876220